站内信息搜索:
新闻热线:0310-3893566 投稿电子邮箱: 在线投稿(点击进入)

AAAA 女娲故里 娲皇宫

栏目:景区介绍

版权所有:涉县时讯网网址:www.sxsxw.cn
内容文字大小调节:
    
娲皇宫远景
 
    娲皇宫位于河北邯郸涉县,因神话故事中的的女娲在此炼石补天而得名。娲皇宫建于北齐时期(550~559年),为文宣皇帝(高洋)所建,至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。娲皇宫俗称“奶奶顶”,是中原地区唯一祭祀女娲的宫殿。
 
女娲补天广场
    娲皇宫,是为祭祀中国古代著名神话传说中的女娲而修建的。据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、《路志》、《独异志》等典籍记载,传说女娲曾抟土造人,送子继嗣,“炼五色石以补苍天,断鳌足以立四极”,从此人类和万物才得以生息和繁衍,赢得人世间对她的崇敬与怀念。对于以人伦道德为核心的封建文化统治下的汉民族,便视女娲为有盖世之功的女性神圣,于是为之建宫立庙,永世享受人间的崇拜。
 
娲皇宫主楼——吊庙
    娲皇宫古迹始建于北齐,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,为文宣皇帝高洋在位时(公元550—560年)所建的途中憩息之行宫。据这里碑文记载,此处古迹最早创建于汉文帝时,但当初规模很小,仅有“神庙三楹”。另据《涉县志》记载,北齐文宣帝高洋,以邺为都城(邺,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),以晋阳(今山西太原)为陪都,文宣帝高洋自邺至晋阳,往来于山下,“遂起离宫,以备巡幸”。文宣帝高洋“信释氏,喜刻经像”,在这里较大规模地修建了娲皇宫,并在山麓开凿石室,内刻佛像,以后又将佛经“勒之岩壁”。到明代又陆续修建了不少宫宇,清代又曾大规模重修。累经历代迭次修建,这里渐而成为占地1.5万多平方米的一组建筑群。
女娲祭祀大典
    当地用9个数字形象地概括了娲皇宫特点:1座吊楼,2种宗教,3个石窟,4组古建,5种刻经,6部经文,7尊塑像,8大功绩,9根铁索。其中所指的宗教,指的是佛教与道教,9根铁索是说建在险峻山崖上的娲皇阁采用9根铁索与山体相连。庙是明代建筑,清代咸丰年间重修。现有建筑分山上、山下两组。山下有朝元宫、停骖宫、广生宫。绕山登上十八盘,便到达最高处的娲皇阁。娲皇阁建在山势险峻的绝壁上,巧妙地利用了山崖间的半圆形石坎,梳妆楼、迎爽楼、钟鼓楼、六角亭等建筑群也建在依山就势的石砌台上。
补天湖
    娲皇宫位于河北省涉县城西北十多公里处的凤凰山上,因古代神话故事中的的女娲炼石补天于此而得名。
娲皇宫始建于北齐时期(550-559年),为文宣皇帝(高洋)所建,至今已有1400年历史。娲皇宫俗称“奶奶顶”。据说是中原唯一祭祀女娲的宫殿。
北齐摩崖石刻经
 
这里不仅建筑宏伟独特,而且还较为完好地保存了国内罕见的摩崖刻经,是一处不可多得的自然和人文景观,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    据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、《路志》、《独异志》等典籍记载,传说女娲曾抟土造人,送子继嗣,“炼五色石以补苍天,断鳌足以立四极”,从此人类和万物才得以生息和繁衍,赢得人世间对她的崇敬与怀念。对于以人伦道德为核心的封建文化统治下的汉民族,便视女娲为有盖世之功的女性神圣,于是为之建宫立庙,永世享受人间的崇拜。
 
     2006年,涉县被中国文联、中国民协命名为“中国女娲文化之乡”,并挂牌成立了“中国女娲文化研究中心”,“女娲祭典”被列入首批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
 
    2012年10月31日,国务院关于发布第八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的通知,娲皇宫风景名胜区获批为“国家级风景名胜区”。
[打印]  [关闭]
涉县文明网——主办单位:涉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  网站备案号:冀ICP备14007694号-1     冀公网安备 13042602000205号
Copyright 2013-2023 SheXian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www.sxsxw.cn
授权法律顾问单位:河北崇州律师事务所

手机二维码网址扫描